top of page

                             本页内的图片均可点击放大查看细节

李约瑟博士

photo2.png

年轻的科学家

20世纪20年代初

Picture 1.png

富有创造力的生物化学家

​20世纪20年代末

Picture1.jpg

三卷《化学胚胎学》之父

​20世纪30年代末

photo9.png

李约瑟博士一家

​20世纪40年代初

李约瑟在1900年12月9日于伦敦出生在一个纪律严明的家庭中,是家中独子。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哈里街麻醉学专家,母亲是一位成就颇多的音乐家。1918年,当他进入剑桥大学的冈维尔与凯斯学院时,就笃定了要学医。然而,他很快就被不断发展的现代生物化学所吸引,并在1924年获得了化学胚胎学博士学位。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广受赞誉,甚至为他赢得了“化学胚胎学之父”的称号。同年,他与实验室研究员多萝西·莫伊尔(Dorothy Moyle)结婚,莫伊尔本人也是肌肉化学方面的权威。他们分别于1941年和194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对均获得这一殊荣的夫妇。

Picture 2.png

提名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941年

Picture2.jpg

皇家学会院士

Picture4.jpg

于1942-46年间

在战时中国拍摄

NRI-photo of Chongqing visit.jpg

李约瑟博士和中国学者在重庆

photo4.png

李约瑟博士一家人及香港、英国、美国基金会董事/信托成员

剑桥李约瑟研究所

​1990年8月

Picture6.jpg

李约瑟博士于李约瑟研究所迎接爱丁堡公爵殿下

1987年6月12日

Picture7.jpg

女王陛下授予李约瑟博士名誉勋位
1992年10月22日

photo5.png

在完成了博士工作后,李约瑟博士继续着他的研究,同时在大学任器械示范员。1933年,他被任命为威廉·邓恩爵士生物化学讲师,直至1966年被选为冈维尔与凯斯学院院长,并于1976年退休。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研究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1937年,他遇到了三名年轻的中国研究生,他们在剑桥大学进行生物化学博士研究。他们的到来完全改变了他的命运。其中,鲁桂珍对他的影响最大。她鼓励他探索中国古代中医、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现代科学崛起的巨大贡献,并鼓励他学习汉语。后来,李约瑟博士的汉语水平可以让他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轻松地阅读古文。

1942年底,因为他杰出的科学知识背景及语言能力,李约瑟博士被派到战时的中国首都重庆,任英国大使馆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办公室主任。在这双重职位下,他为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提供科学建议,并为科学家和学者提供广泛帮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48年,他在巴黎新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担任自然科学部的首任主任,给当时的文化和教育机构补上了科学。此后,他回到剑桥,继续担任威廉·邓恩爵士生物化学讲师至1966年;他在凯斯学院任了10年院长,直到1976年退休。凭借自学成才的古中文语言技能,他是第一个全面、比较型研究中国科学史与现代科学崛起的西方学者。他引用了许多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权威性地驳斥了西方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既没有科学,也没有对现代科学作出贡献的观点。他和他的许多杰出的合作者证明了中国和近东在古代科学向现代科学的转变中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他的不朽作品《中国科学技术史》被形容为“也许是历史融合和跨文化交流的最伟大的一次尝试……”

如果没有提到已故的鲁桂珍博士,李约瑟的传记将是不完整的。鲁桂珍博士是中国南京一位传统中医的女儿。在剑桥大学获得营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二战期间她在美国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后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她同样受到李约瑟对全新领域兴趣的影响,最终于1957年回到剑桥,成为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系列中最亲密的助手和合作者。此外,在1987年多萝西·玛丽·莫伊尔去世后,鲁桂珍于1989年嫁给了李约瑟博士。不幸的是,这段幸福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鲁桂珍博士自己也在1991年去世了,这让李约瑟直到1995年3月去世前都情绪低落。他受到北京和台北的高度尊敬;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外籍院士、名誉教授;他还收到了来自台湾的景星勋章。除了在194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外,他还在1971年被选为英国学院院士;1988年,他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爱因斯坦金奖。1992年,他被女王陛下授予名誉勋位。李约瑟于1995年3月24日去世,享年94岁。当时,世界失去了20世纪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他精力充沛,求知欲极强;他能流利地用八种语言交流。作为一名虔诚的英国国教教徒和普通传教士,他将永远作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建设者而被铭记。

Picture8.jpg
independent-logo-eagle_edited_edited_edi

Mansel Davies教授所写

英国《独立报》

download_edited.jpg

Sarah Lyall所写

《纽约时报》

bottom of page